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北宋小文豪 > 第一百零二章 他们看我筋骨清奇

第一百零二章 他们看我筋骨清奇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在开封能搞出版业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,至少在文坛之中人脉颇为宽广。

负责看稿的管事得了篇《范进中举》,本来准备回头再给金刚结果,没想到东家正好过来了,还一下子相中了这篇稿子,当场给了笔不菲的润笔费!

书坊东家正好姓范,乃是华阳范家的子弟。他读了这篇《范进中举》,只觉笔锋辛辣,讽喻得当,着实是篇难得的佳作。

虽说里头描绘的世俗世情与时下不大一样,不过范东家自动脑补了作者的用意:这种讽世之作,完全照搬实情怕是会惹来非议,文中写了个并不存在的“明朝”,所表达的却是这个明朝的种种昏昧之处,对比之鲜明,用意之深刻,实在妙啊!

有如此佳作,不刊印成册岂不浪费?

范东家第一时间叫人誊抄了一份,拿去排版校对准备雕版,自己揣着原稿出了门。

他去寻他族叔范镇。

他族叔与欧阳修等人交好,在朝中也算说得上话的人物,要是范镇能帮忙打个招呼,过审自然简单许多,国子监那边眼一闭手一抬便放过去了!

范东家携着稿子前去登门拜访,范镇还未下衙,只遣人带话回来说官家留饭。

到落日西斜,范东家才见到姗姗归来的范镇。

范镇见堂侄来了,心中微讶,和煦地让他坐下说话。

范东家并不废话,直接说明了来意,并把原稿呈给范镇看。

范家很注重家中子弟的教养,便是范东家这种从商的也读了不少书,范镇挺信得过他的品鉴能力。

听堂侄给予《范进中举》难得的高度赞誉,范镇顿时来了兴趣,接过稿子看了起来。

唐朝时科举很流行“行卷”,就是考生们拿着自己的得意作品呈给达官贵人,要是贵人们看了很喜欢,就会疯狂打赏,哦不,疯狂赞赏,为考生的入仕之路推上一把。

许多唐诗佳作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,到了后期还有人别出心裁地开始写传奇话本,希望通过这种能够承载完整故事的体裁给贵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!

有的人为了让达官贵人赏脸看自己的文章,甚至还直接拦路送礼送钱,等同于贴钱求人看书!

大宋立国以来对科举进行了不少大刀阔斧的改革,行卷这种容易助长歪风邪气的做法更是被取缔了。如今许多人对于传奇话本兴趣缺缺,大多觉得它们上不得台面。

范镇不一样,他跟欧阳修、宋祁他们一起修过史书。

为了把史书修得更详尽一下,他把唐朝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献都翻了个遍,对于传奇话本这种体裁并不陌生。

范镇一口气把《范进中举》读完,感觉也和他堂侄差不多。

这天底下“范进”太多的,文中那些前倨后恭的人也太多了。

比如前倨后恭这个词儿,就源自于苏秦发迹后对他嫂子说的“嫂何前俾而后卑也”。

再比如唐时就有“碧纱笼”的典故,说是一位宰相年轻时很穷,寄住在寺庙之中,僧人们嫌弃他吃得多,故意等吃过饭之后再敲钟,那位宰相赶去吃饭时发现什么都没有了,十分愤怒,当场在墙上题诗一首,愤而离去;后来这位宰相功成名就,故地重游,发现当初那首嘲讽僧人的诗被人用碧纱笼围了起来,瞧着万般珍重!

小小一出《范进中举》,写的是世俗人情、世道黑暗。

试想一下,连区区一个举人都能引得岳家、乡里对范进的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,送田送宅的人都有了,这个“明朝”的官场之中隐藏着多少弯弯绕绕的门道!

这种情况虽然在大宋还不曾发生,可是隐隐已有了这样的趋势,这种戏说话本夸张一点更能体现讽刺效果!

只是其中用词未免太俗了一些,通篇都是大白话,读来虽然流畅无比,却少了几分韵味。

范镇沉吟片刻,对堂侄说道:“你且去做准备,这稿子先留在我这。”

第二日正好是休沐日,范镇揣着稿子去寻欧阳修说话。

欧阳修素来爱书,根据他总结,人读书要争分夺秒,不仅平时得看,还得利用好三大碎片时间:马上,厕上,枕上!

简单来说就是路上那么长的时间,不读点书浪费了;上厕所那么长时间,不读点书浪费了;躺下到睡着那么长时间,不读点书浪费了!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诸天大明联盟北宋大法官干宋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大明1805混在洪武当咸鱼
返回顶部